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HKECIA)創立於1990年5月,今年慶祝29周年。本會現有超過100個會員,是真正代表香港展覽及會議業界意見的組織。多年來我們一直為業界發聲,致力宣揚展覽及會議業,讓業界對社會的貢獻更廣為人知。此外,我們亦在專業發展、業務聯繫、訊息交流等方面為會員提供支援。
本會的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進行展覽業年度調查,是讓本會會員、政府、媒體、商界,以至社會大眾了解本港展覽業趨勢和發展的重要途徑。若將調查結果與亞洲其他城市類似調查的結果相比,我們可以對香港展覽業在區內的地位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2018年,總共有138個租用面積逾2,000平方米的展覽在香港舉辦,當中68個是商貿展覽,20個是商貿及消費展覽,50個是消費展覽。2018年的展覽業調查顯示,就商貿展覽數目而言,香港展覽業保持平穩,參與者數目則略有減少,參展商總數下跌3.9%,而訪客人數減少1.7%,當中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均有減少,只有來自中國內地的訪客錄得輕微增長。
參展商和訪客數目回落的主因是2018年初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兩國調高關稅消費者對雙方的商品需求減少。鑑於中美兩國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訪客和參展商的減少其實比預期為少。去年在香港舉辦的88個商貿展覽和商貿及消費展覽,總共吸引到69,000多家參展商和超過230萬名訪客參與。調查報告將於未來幾個星期發表。對負責籌備這項重要調查的傳訊事務小組,以及曾為調查提供數據的所有會員,本人謹衷心致謝。
港珠澳大橋及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等大型基建的相繼啟用,令香港與中國內地的聯繫更形緊密。最近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強調香港在整個大灣區發展所擔當的重要作用。考慮到香港與中國大陸日益重要的商貿關係對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MICE)業的影響,本會在過去12個月,透過接待來自深圳、東莞、佛山、坦洲、海南、杭州、天津的訪港代表團,促進了更多的合作和互動。同期本會亦參與了分別在上海、廣州、深圳、廈門、江西、海南、澳門等地舉辦的重要業界交流活動。
中國事務小組亦密切留意內地展覽場地的發展,特別是將於今年稍後啟用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本會亦以會員利益為重,致力與區內其他重要行業協會加強聯繫,促進合作,建立互利的夥伴關係。本月稍後我們將與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簽訂協議,為港滬這兩個頂尖會展城市的行業協會正式建立起夥伴關係。
傳訊事務小組在處理日常繁忙工作之餘,亦繼續負責「香港展覽業年度調查2018」的工作。小組亦經常為協會提供各種支援,包括處理新聞發布和安排記者採訪等。小組將在短期內為2018年的展覽活動開展兩年一度的經濟影響研究。
年內,教育及培訓小組於6月周年晚宴當日舉辦了一個會議,並於12月聖誕酒會當日舉辦了一個研討會。
2018年6月的周年會議除論及業內可持續發展和併購等熱門行業議題外,亦談到大灣區發展的種種挑戰和機遇。當日有160位會員和嘉賓參與,座無虛席,令我們深感鼓舞。
2018年12月的周年研討會在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內舉辦,重點為業界面對的各種可持續發展議題,包括規劃、實施,以至攤位設計和餐飲等。研討會贏得與會的140多位會員和嘉賓好評。
教育及培訓事務小組一直尋求方法,希望栽培在本地大專院校修讀MICE相關課程的年輕人才。為此,於2018年成立了「HKECIA教育基金」,從本會會員籌集的資金,部分會用於支援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的學生隊伍,讓他們參加在南韓舉辦的亞洲展覽會議協會聯盟(AFECA)「亞洲會展青年挑戰賽2018」;另外亦用於提供「HKECIA聯乘HKDI可持續攤位設計比賽」的獎品。我們謹此向所有贊助人致以衷心謝意。小組會繼續尋求更多栽培育青年生力軍的機會。
小組去年進行了一項MICE業培訓和技術水平需要的調查。透過調查,我們已識別出業界的培訓要求和從業員缺乏的技術,對小組日後為會員策劃合適的研討會或教育課程有一定的幫助。
展覽營運事務小組繼續專注於本港業界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具體上是要:
本會繼續加強與「香港展覽業服務聯盟」(HKESA)的聯繫,該聯盟由經常承接香港展會活動的承辦商、供應商和分判商組成。透過提升他們的工作安全標準,我們可以改善本港展會活動的安全狀況。
小組的成員積極參與「HKECIA聯乘HKDI可持續攤位設計比賽」。在比賽的簡介會上,他們向學生解釋業界的各種挑戰和需要,並加入評審小組,向學生提供對他們參賽作品的想法。
我們繼續宣揚減低展攤高度的好處。「高空工作」是業內導致嚴重事故的一大原因,所以如果減低攤位的高度,風險自然會減少。但是,最後仍要靠每一個主辦機構,對他們活動的攤位高度加以控制和承擔責任,本會不能強加限制。一些會員在這方面已取得進展,但其他仍不願接受,顯示相對過去一致認為攤位「越高越好」的心態,展覽業已漸趨成熟。
減低攤位高度同時也減低了了展會活動的環境影響:因為需用物料減少,不但貨車往來展覽場地的次數會減少,展覽閉幕後送到堆填區的廢物也會減少。這就是展覽營運事務小組和本會會長2018年9月會見環境保護署(環保署)副署長及其團隊時表達的意見。我們也向環保署指出香港會展業面對的一些困難,包括缺乏適當的倉庫、儲存和回收設施,令更多物料要棄置到堆填區。
表達意見之餘,小組成員也特意參觀最近幾屆的廣州交易會,了解主辦機構如何推行「不多於30%為木製結構」的光地攤位設計準則。成員發現攤位質素很高,而且都是用框架和布料設計搭建,從作業安全和環境影響的角度來看,無疑是可持續發展的更恰當選擇,推行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如果香港要維持「亞洲展覽之都」的地位,我們必須仿效和超越在廣州看到的情況。本會向所有認真看待可持續發展的會員建議,把上述措施視為往前走的一大步。
會員事務小組繼續努力為會員創造交流機會,並協助籌備協會的周年晚會、周年會議、研討會和酒會。
迄今為止,本會擁有64個正式會員、38個附屬會員、13個海外會員,會員總數達115。
2018-2019年度的新會員包括凱勢Expos Asia、DISENO Idea Limited、艾信策劃有限公司、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喜悅有限公司、Oliver Kinross、ShowTex香港有限公司、Cvent、華金國際會展服務有限公司等。今年(2019-2020)加入的會員計有國際藝展有限公司、To Be Concepts有限公司、耀達保險經紀(香港)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有限公司、金駿展覽有限公司、青洋蔥製作室、漢諾威展覽國際有限公司。我們歡迎這些新會員加入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的大家庭。
2018年6月,小組籌辦了HKECIA會議和第28屆周年晚宴。出席晚宴的有320多名會員和嘉賓,嘉賓中有高級政府官員、駐港領事和關係密切的工作夥伴等。
2018年12月,小組首次在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內籌辦本會的年度研討會暨聖誕酒會,與會的有超過140位會員和嘉賓。
小組謹此向所有贊助人致意,感謝他們過去一年的支持。
會員事務小組將會繼續努力招募會員,探討和營造交流機會,提升會員福利。
香港展覽會議設施的發展,在2018-2019年度內繼續成為本會的重要事項。過去一年,本會執行委員會成員曾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商經局)、香港貿易發展局及其他重要持份者的代表會晤洽談。
我們的目的,是要為展覽會議業目前所處的困境凝聚共識。為了保障香港展覽會議業的未來,我們已尋求過各種短期和長期的解決方案。由於為商貿展爭取更多場地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會繼續朝這方面努力。
正如行政長官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提到,灣仔的三幢政府大樓預期最早將會在2026年全面空出,之後建議在改建後的設施預留更多展覽場地,並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連接。
2018年內,機場管理局完成收購亞洲國際博覽館(亞博館)的私人權益。換言之,亞博館現為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機場管理局共同擁有。本會期望進一步了解,在這個新擁有權架構下,亞博館作為香港機場航天城項目的一部分將會有什麼發展規劃。
「亞洲展覽會議協會聯盟」(AFECA)是亞州展覽及會議市場的重要組織。聯盟現擁有來自亞洲18個國家或城市的130個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業(MICE)協會會員和公司會員。
本會於2016年成為聯盟的理事會成員。在2018年的AFECA會員周年大會中,本會常務副會長黎可怡女士再度獲選為AFECA理事會成員及秘書長。黎女士亦以本會代表身份擔任AFECA的青年專才事務小組主席。
2018年,本會憑剛成立的「教育基金」,資助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的學生隊伍,參加在南韓舉辦的「2018年AFECA亞洲會展青年挑戰賽」,與來自亞洲其他地區的13支隊伍競賽。在這項活動中,亞洲的未來MICE人才要與其他參賽者競相提出獨特而具創意的MICE活動構思。結果香港隊贏得「全場亞軍」和「最佳演譯者」兩個獎項。
聯盟年度活動的重頭戲是「AFECA大獎」。該大獎是一項年度地區活動,目的是表揚及認許展覽會議業的優秀表現。2018年,本會兩個會員榮獲特別認許和獎項:亞洲博覽館獲得「最佳場館獎」冠軍,而Bailey Communications則獲得「最佳商貿展」季軍。
為推廣香港作為亞洲商貿展之都的形象,並幫助會員與其他亞洲同業建立強大的網絡,本會將會繼續參與這類地區活動。
年內,本會積極參與多項饒有價值的活動,其中較為重要的包括:
2018年7月,秘書長游淑德女士參加「全國省級會展行業協會聯席會議」在上海舉行的開幕儀式和第一次會議。發起該協會的包括上海(陳先進先生)、廣東(劉松萍女士)、江蘇和四川的會展行業協會。
2018年8月22日,本會與香港展覽業服務聯盟藉進行第二屆足球友誼賽來慶祝「全球展覽日」。
2018年8月,本會接待佛山新城建設管理委員會的訪問團。會面中,雙方代表就兩地的會展業狀況進行了有意義的交流。
2018年9月,本會會員與特區政府的土地供應小組會晤,交換對各土地供應議題的看法。
2018年9月,展覽營運事務小組與環保署官員討論香港會議展覽業的環保議題,並就各種減廢方法交換意見。
2018年10月,本會代表團一行18人前赴澳門,出席第22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探討各種商機。
2018年11月,本會70多位會員出席「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項目說明會」,了解位於深圳機場新城的會展中心的最新消息及其運作。
2018年11月,執行委員會委員祁理權博士代表本會出席廈門「國際會展周高峰論壇」。
2018年11月,本會數名資深代表參與在俄羅斯聖彼德堡舉行的第85屆國際展覽業協會全球大會,推廣香港作為亞洲展覽之都的優勢。
2018年11月,會長李劍彬先生參加第一屆粵港澳(佛山)國際會展產業高峰論壇,在小組討論環節中發表他的看法。
2019年1月,「香港展覽會議協會高爾夫球日」在西貢滘西洲圓滿舉辦,參加者均享受了一整天的運動和聯誼樂趣。
2019年1月,本會會員參加了在海南省舉行的第15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期間,會長李劍彬先生發表演講並參加小組討論。
2019年1月,會長李劍彬先生參與第一屆在深圳舉行的「國際會展創新發展大會」,並在小組討論環節中提出他對大灣區的看法。
2019年2月,本會秘書長游淑德女在廣州舉行的「新時代城市會展發展高峰論壇」中發表演講。本會的代表團亦出席論壇和廣州會展行業協會的周年晚宴。
2019年3月,副會長陳誠豐先生參加了在深圳召開的「香港行業協會高峰論壇」,並與香港其他行業協會的代表交換意見。
2019年3月,常務副會長黎可怡女士與本會其他會員一起參加在日本東京舉行的國際展覽業協會亞太區會議。
2019年3月,中國事務小組接待由天津市商務局局長張愛國先生率領的天津代表團,並就香港和天津的會議展覽業交流意見。
2019年3月,本會執委會委員出席由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舉辦的簡介會,對旅發局組織的2019-2020年度海外訪問團提出看法。
總結:
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十分依賴國際貿易和金融。香港的展覽業支援國際貿易,促進消費和交易,為香港進帳529億港元,是這個經濟體的重要支柱。顯而易見,國際貿易戰將會打擊貿易,會展業界在面對困境,必須攜手渡過難關。一些經濟數據反映出香港面對的困難正日漸增加:除中美貿易摩擦外,我們也經歷著歐洲經濟增長動力放緩、英國脫歐帶來種種不明朗因素,以及世界各地升溫不斷的地緣政治局勢。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眼前也擺著不少新機遇。例如近日發表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再次肯定香港會展業的領導地位,為我們提供清晰的指引,需要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高端會議、展覽和採購中心的地位(見該文件第6章第3節:「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同業建立緊密關係,同時又輸出香港主辦高質素展覽的專長,必會為各方帶來利益。有見及此,執行委員會和我本人正聯繫大灣區內所有主要持份者,為創造合作機會而努力。
我參與協會事務多年,一直都覺得與其他公司同業的共通點遠比差異點多。我們面對很多相同的難題,只有通過合作,才可以找到真正有意義,對整個行業有利的對策。
本會應該像一個家庭,負起幫助、保護和培育成員的作用,令整個行業受益而蓬勃發展,從而造福我們的員工、企業的股東以至惠及全港。我要向所有會員致謝,感謝他們透過各個事務小組付出的貢獻。如果你們覺得有能力幫助解決上述的共同困難,請隨時向我們提供想法和反饋。
多謝各位的支持,謹祝各位來年身體健康,業務興旺!
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會長(2019)
李劍彬(Stuart Bailey)